电 话:028-85577873
传 真:028-85551547
地 址: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3号兴牧大厦
邮 箱:scxumu@126.com
相比今年春节,崔丽嘉的这个清明假期休得还要放松些。根据4月1日省质监局发布的消息,全省原有86家获证乳制品生产企业中,通过审核、重新拿到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有44家,崔所在的山东得益乳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。为了顺利拿到这个证,崔和她的同事们从春节前就着手准备,“前后大约一个半月的时间,光新增检测设备,就投入了300多万元”。而根据省质监局的统计数据,此次全省44家“过关”的乳制品生产企业,共投入改造资金达3.2亿元,接下来的维护和检测成本也将是庞大的数字。
作为得益乳业执行委员会副主任,崔丽嘉从一开始就介入了乳制品生产许可“换证”的准备工作。“通过与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《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(2010版)》进行核对,发现我们的硬件基础设施基本就位,差距比较大的是检测设备,因为按照新的标准,我们必须实现对三聚氰胺、重金属、农药残留等的自检,以前这些项目都是送到有关机构进行检验。”崔丽嘉说道。
为达到相关要求,得益乳业投入300多万元新购进了十几台检测设备,并且将原先44人的检测小组“扩编”到63人,即新增了19名检测人员。“检测中心的‘长大’,是这次‘换证’过程中企业最大的变化。”据崔丽嘉了解,检测环节是绝大多数乳品鲁企的“薄弱环节”,投入的资金占相当大的比重。
根据山东省质监局的统计数据,截至3月31日,全省69家获得产业政策批文的乳品企业已经投入改造资金约4.06亿元,其中已通过重新审核的44家乳制品企业投入改造资金约3.2亿元,用于质量控制和检验检测的设备投入达1.53亿元,占了将近一半。
投入并非一劳永逸。各企业新增设备的维护以及新增检测项目的日常运转,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乳制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。
据崔丽嘉估算,包括新增设备、项目及人员在内,得益乳业在质量检验方面,每年新增的成本占销售额的将近1%。
对于乳制品的价格,崔丽嘉并不认为接下来会有大的变化。“乳制品涨价主要还是跟原料价格有关系,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来看,‘换证’还没有导致涨价的态势出现。”崔丽嘉解释,虽然乳品业利润率不算高,而且跟国际上比较,国内乳品的价格也不算高,但是由于国内竞争非常激烈,各企业都不会轻易涨价,得益目前也没有涨价的计划。
“对于大企业来说,价格一直是优势,在此次成本增加的情况下,这种优势就更加明显,个别小企业即便获证,生存也可能比较艰难。”崔丽嘉认为,未获证企业刚刚退出市场,而市场空间的增大也会使得已获证企业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抢占份额,所以乳制品短时间内涨价可能性不大。